365bet线上投注欢迎您!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来源:偏关县政府办时间:2017-07-25 编辑:王跃 点击数:

 

 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前       

根据省农发办“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规划”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偏关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初步拟定了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立足于深入总结中低产田改造经验,在建设标准、内涵和思路上的提升,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力改造中低产田的目标取向。国务院领导指出,“农业综合开发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高标准农田,这是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当务之急”,强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向高标准农田聚焦”,要求“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集中力量予以支持”。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探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将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工作的“中心”和投入的“重心”,继续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本次《规划》主要由基本情况、“十二五”执行情况、“十三五”发展规划、投资估算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内容组成,在编制过程中,坚持真实、可靠、规范、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

在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得到规划项目区乡镇和项目村的协助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根据实施情况可不断修改、充实、使之完善。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

偏关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东经111°21′2″至112°0′43″,北纬39°12′56″至39°39′38″。北靠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相望;南与本省河曲、五寨两县相连,东与我省神池、平鲁两县毗邻。

1.1.2、地形地貌及土壤

我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自东向西倾斜,地表支离破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壤贫瘠,呈现出荒山秃岭,坡呈鸡爪,山峁林立,土石相间的地貌景观。全县有大小沟道2731条,其中:10公里以上大沟13条,5—10公里的53条,1—5公里的2715条,沟壑密度为3.44公里/平方公里,沟壑面积806.82万亩,占总面积的47.8%。境内东高西低,海拔在890—1855.2米之间。全县平均海拨1377米,东部最高1855.2米,西部最低847.7米。

1.1.3水文气象

气候类型:属典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降雨集中,秋季凉爽短促。

气温:年平均气温在5℃—8℃之间,最高气温41℃,发生在2005年6月22日,最低气温零下31℃,发生在1967年12月10日,年平均大于等于10℃以上的积温为3290℃,温度垂直递减率一般为每升高100米而降低0.5-0.7℃,干燥度为1.46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97.4h,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37.5mm,年平均湿度56%,

无霜期:全年无霜期为100-140天,初霜冻为9月28日,终霜冻为4月15日,全年太阳光辐射量153—144千卡/cm2

风速风向:冬天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0m/s。

1.1.4、降雨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8.2mm,变化在695.5—236.4mm之间,年内分部不匀,3—5月占12%,6—9月占76%,10—12月占12%。一次最大无降水天数180天,发生在1994年11月1日至1995年5月8日,一次最长连续降水日12天,降水96.5mm;发生在1969年7月19日至7月30日,一日实测最大降水为91mm,发生在1973年8月20日,年最大降雨水量695.5mm;发生在1967年,年最小降水量236.4mm,发生在1965年。十年九旱是偏关的气候特点。

1.1.5、河流水系

关河:发源于平鲁区利民沟,由我县老营镇贾堡村入境由东向西横贯老营镇、陈家营乡、窑头乡、城关镇、天峰坪镇,经天峰坪镇的关河口村直接流入黄河,全长154公里,流域面积2040平方公里,偏关境内长68公里,流域面积达1151平方公里,河道比降5.1%。

县川河:发源于南堡子乡上井坪村上井坪沟,流经尚峪、楼沟两乡,从楼沟乡磨老洼进入河曲县后注入黄河,全长40公里,总面积425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此外,沿黄一级水系还有杨家川和桑林坡等流域。

1.1.6、水资源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04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6900万立方米,地下水5070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90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133立方米,是全市人均水资源量682立方米的132%,亩均水资源量187立方米的71%,是全省人均占有量381立方米的236%,亩均占有量180立方米的73.8%。全县共有小泉小水376处,流量0.3立方米/秒。但由于近年来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关河断流,成为季节性河流,376处小泉水,目前仅剩72处。从人均占有量上看,略有优势;从亩均占有量看,存在着差距;从利用上看,由于投入不足,利用率很低,地表水利用仅占16.4%,地下水利用仅占5.1%。

1.1.7、土地资源

全县东西长51公里,南北宽42公里,全县总面积1685平方公里(合252.8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358平方公里(合203.8万亩),占总面积的80.6%,总耕地面积43万亩,其中:历年来修梯田22.8万亩,沟川平地10.2万亩,坡耕地10万亩。人均土地面积21.8亩,农民人均耕地5亩。

1.1.8、水土流失

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6%,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1.2万吨,年地表径流总量为4410万平方米,年平均输沙量130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1.2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10个乡镇248个行政村、459个自然村、39910户、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70万人,共有大畜1.71万头,羊30万只, 2015年农业总产值495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269万元,畜牧业20663万元,林业4103万元,渔业99万元,其它14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0元。

1.3自然灾害情况

干旱是偏关县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按其发生的季节不同,分为春旱、夏旱、秋旱三种类型。其中以春旱最为多,春、秋旱危害最大。此外,有时还出现全年大旱连年大旱。由于干旱使得农作物减产、减收,干旱严重时甚至绝收,严重的影响到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2.1、“十二五”建设情况

偏关县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共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500亩,其中水利措施完成:新建淤地坝2座、旧坝维修加固1座、谷坊13座、沟头防护9.4Km、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800亩;农业措施完成:机修梯田4290亩、土壤改良8460亩、机耕路16.77Km、配套排水沟4.32Km;林业措施完成:水土保持林5480亩、经济林740亩。科技措施完成:科技示范推广2400亩,培训农民11100人次。完成总投资1998万元,其中省级投资1450万元,市级配套141.5万元,县级配套293.5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13万元。为我县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保障与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2、分析评价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农发办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明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在支农、强农资金管理与项目实施上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以生态小流域治理为突破口,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初见成效,资金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初步受到项目区乡村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认可,为发展贫困山区地方特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立地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随着林草面积的不断增加,有效提高了项目区林木覆盖率,不仅起到防风固沙、驱热保温的屏障作用,还可改善区域小气候,对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增加了地表径流入渗,补充了地下水,改善了项目区水环境。

此外,项目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土壤深耕等农业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对防止土壤水土流失、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有促进作用。

2.3、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部份县乡村干部对科学做好农发项目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尚不到位,在促进项目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尚不明显。
    2.3.2、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治理项目多要求连片规模治理,作为山区县的边远山村,尤其是综合条件较差的村社还不能摆进项目总体规划中。
    2.3.3、统筹协调,整合支农资金的力度还不够。省级财政资金投入规模还不大,项目的规模效益及示范作用仍发挥不佳,综合效益不显著。
    2.3.4、农业综合开发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规范管理和工程后续管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3.5、全县农民平均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解放不够,观念更新迟缓,部份农民过份强调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投身产业化发展积极性不高。
 

3、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任务

3.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五句话”总要求和“六大发展”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脱贫为统揽,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确保到2020年我县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按照县委部署,坚持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措施,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为构建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奠定基础,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搭建平台。

3.2、规划原则

3.2.1坚持多项规划衔接。

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山西省新增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山西省水利规划》、《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偏关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自然资源条件,制定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6-2020年),并注重与各有关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相衔接,形成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合力。

3.2.2坚持突出重点。

把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攻方向,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重点加大对各地区粮食主产县的支持力度,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的核心区,努力构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定基石。

3.2.3坚持连片开发

按灌区、流域和区域整体规划,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确定重点建设地区,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开发方式,确保开发一片,成效一片,努力发挥高标准农田的规模效益。

3.2.4坚持综合治理。

针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因地制宜、抓住关键、多措并举,切实把田间水利灌排工程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实行水利、农业、道路、林业和科技等综合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建设高标准农田目标。

3.2.5坚持多元投入。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鼓励农民筹资投劳。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努力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合力。

3.2.6坚持机制创新。

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不断探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机制、新举措,围绕资金投入、项目管理、工程管护、绩效考评等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活力,努力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3.3、规划任务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农田的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改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

按照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规划要求,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是:

2016-202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全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完成1.5万亩。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比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前提高100公斤以上。

 “十三五”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时间为2016年—2020年,省市农发办批复我县2016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治理面积为0.33万亩,所以我县的“十三五”高标准农田规划实施时间为2017年-2020年,每年实施一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计规划任务量1.5万亩。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争取产业化经营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突出地域优势特色产业扶持,重点扶持生猪、牛养殖,小杂粮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扶持实施扶优扶强发展战略,使具有明显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促进资源地理优势产业规模的整合,着力构建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和全面脱贫的目标。

4“十三五”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

4.1分年度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

2017年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位于偏关县南堡子乡的上井坪、双寨两个村,规划实施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38万亩,主要建设内容:①水利措施:新建淤地坝1座;②农业措施:实施机修梯田2200亩、土壤改良300亩、机耕路3Km、配套排水渠0.8Km;

③林业措施:实施水土保持林1300亩;④科技措施:科技示范推广500亩,培训农民1500人。规划总投资525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00万元,市级配套36万元,县级配套84万元,农民自筹资金5万元。

2018年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位于偏关县南堡子乡的下井坪、泉儿上两个村,规划实施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39万亩,主要建设内容:①水利措施:新建淤地坝1座;②农业措施:实施机修梯田2600亩、土壤改良300亩、机耕路4Km、配套排水渠1Km;

③林业措施:实施水土保持林1000亩;④科技措施:科技示范推广600亩,培训农民2400人。规划总投资565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30万元,市级配套38.7万元,县级配套90.3万元,农民自筹资金6万元。

2019年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位于偏关县南堡子乡的小庄窝、张家庄两个村,规划实施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41万亩,主要建设内容:①水利措施:新建淤地坝1座;②农业措施:实施机修梯田3000亩、土壤改良300亩、机耕路3.5Km、配套排水渠0.9Km;③林业措施:实施水土保持林800亩;④科技措施:科技示范推广600亩,培训农民2400人。规划总投资59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50万元,市级配套40.5万元,县级配套94.5万元,农民自筹资金5万元。

2020年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位于偏关县南堡子乡的北场、南场两个村,规划实施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32万亩,主要建设内容:①水利措施:新建淤地坝1座;②农业措施:实施机修梯田1800亩、土壤改良200亩、机耕路3Km、配套排水渠0.8Km;

③林业措施:实施水土保持林1200亩;④科技措施:科技示范推广500亩,培训农民1500人。规划总投资458万元,其中省级资金350万元,市级配套31.5万元,县级配套73.5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万元。

5、投资估算

5.1 编制依据

(1)《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定额及编制规定》;

(2)省农发办汇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手册;

(3)《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图集》;

(4)水总[2003]67号《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及其相关配套文件;

(5)主要材料价格执行山西省忻州市工程造价管理信息2016年5~6月份指导价格,但指导价格超过规定限价的部分进行找差。

(6)近年来建成的类似工程预算投资和单位投资指标;

5.2 投资估算方法

规划工程总投资由各单项工程的建筑工程费和其他费用组成。

对规划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投资估算。对有工作基础的项目按单价分析进行估算,其他费用按编制规定中的费率进行估算。投资估算水平年按照2016年价格水平进行估算。

5.3 总投资估算

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建设总投资2138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630万元,市级配套146.7万元,县级配套342.3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9万元。

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6.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管护并举”的方针。为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确保工程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县财政局局长、县农委主任、县水利局局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县林业局局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县农机中心主任、县扶贫办公室主任及南堡子乡乡长。同时抽调财政、农、林、水、机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办事机构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县财政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研究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领导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曲 县 长

副组长:任清泉(政府副县长)

成  员:张  锐(县财政局局长)

        薛  强(县农委主任)

        高建军(县水利局局长)

        石向东(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董二万(县林业局局长)

        赵雨田(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王新华(县农机中心主任)

        崔建国(南堡子乡乡长)

6.2 做好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质量监督工作

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对每个年度建设工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设计,确保规划工程顺利实施,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南堡子乡政府牵头,成立法人组织机构,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具体运作项目。

(2)实行项目工程招标制

由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工程建设内容按工程措施进行标段划分,根据《招标投标法》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单位进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择施工单位。

(3)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

偏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具备相应资质且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监理工作经验丰富的监理单位,对工程的建设内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投资进行监理。

(4)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

项目实施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施工监理合同,与受益农户签订权益分配合同,明确相互各方的权责。合同由专人管理,签发工程承建合同和设备购置合同必须由项目法人签章,合同纠纷调处按《合同法》规定程序进行。

(5)实行项目公告制

坚持立项前召开群众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对小流域治理面积、建设内容、筹资渠道(重点是农民筹资投劳)进行预案公示,最后民主表决;项目批复后把各项措施的任务量、财政投资额、群众应该负担的筹资投劳数,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广泛监督。

(6)资金使用管理

成立计划财务、财务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对项目资金设专账、立专户,实行专管,坚持财经制度,规范财务手续。财务审计部门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规范资金正常运行。

竣工验收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忻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和设计图纸进行验收,质量不合格的不予验收结算,合格后进行结算,结算时留工程总造价10%的质量保证金,待运行一年后,质量无任何问题,付给施工单位。

对使用农民工施工的自营工程,按项目工程设计预算执行,工程质量由监理师监督施工。工程完工后,由县农发办、县财政局和有关技术人员、项目镇村干部群众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付款。

6.3加强宣传、强化意识

要以培训会、宣传材料、电视等多种形式,认真抓好项目区宣传和落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点击数: 打印文章